鹊踏枝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图景,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出浓重的离愁别绪。

上片写秋景的衰败:秋风把芭蕉叶吹得半裂,池塘里凌乱地散落着被雨打落的残荷。台阶旁的蟋蟀声(□处可能是"蛩"字,指蟋蟀)和枯萎的芳草,都暗示着生机消逝。这里用"丁香结"这个比喻,把愁绪比作丁香花蕾的纠结缠绕,形象地表现出内心解不开的愁结。

下片转入抒情:主人公遥望西南方的月亮,看到孤雁飞过,听到边塞笛声呜咽。这些意象都在强化孤独感。"历历前欢"四字道出对往昔欢乐的清晰记忆,与眼前"关山离别"形成强烈对比,最后发出"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分离"的感叹。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具体的自然景物(残荷、孤雁)和声音(蟋蟀鸣叫、呜咽的笛声)来表现抽象的愁绪,让读者能通过感官体验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愁肠学尽丁香结"这个新颖的比喻,把无形的愁苦变得可视可感,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表现力。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