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大白话描绘了一个街头乞丐的生存状态,读起来像是一幅生动的市井速写。
上片(前六句)像镜头跟拍: 乞丐为了活命必须上街乞讨,手里提着个铁罐("清"指空罐子),罐子叮当响着提醒路人。他不断喊着讨要剩饭剩菜("觅残馀"),这声音把街道的平静都搅乱了("道摄乱")。这里用铁罐的响声和乞讨声,让我们仿佛听见了街头嘈杂。
下片(后七句)是乞丐的内心独白: 他感激好心人的施舍("贵府人悯叹"),卑微地希望富人能长期关照。不管冷饭馊饭("选甚冷吃"),只要能填饱绞痛("煎*"指饥饿如火烧)的肚子就行。最后三句突然转折:现在忍饥挨饿("炼重阳"指长期饥饿),其实是在修炼成仙,自称"害风汉"(疯癫之人)——这是苦中作乐的黑色幽默。
全词妙在两点: 1. 用乞丐第一视角写,连铁罐响声("了了惺惺"拟声词)、饥饿感("腹中煎*")都真实可感 2. 结尾的"修仙"自嘲,把悲惨处境说得像主动选择,这种反差让心酸感更强烈
就像现代街头艺人边敲罐头盒边自嘲:"我这不是要饭,是在搞行为艺术!"让人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