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为陆浩斋赋梅南

竹外横枝,并栏干、试数风才一信。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清更润。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东阁谩撩诗兴。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开头,“竹外横枝”描绘了梅花在竹林外斜伸出的枝条,与栏杆并立,仿佛在数着寒风中的消息。这里,梅花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静静等待春天的到来。接着,“么禽对语”形容小鸟在梅花枝头鸣叫,像是刚刚从醉梦中醒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遥知是雪”一句,诗人从远处看到梅花的洁白,感叹它如何把冬日的寒冷都消融了。梅花的清润和明月的光辉相互映衬,使得梅花的影子显得更加瘦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东阁谩撩诗兴”表达了诗人在东阁中无意间被梅花激发了诗兴。诗人想到西湖边的老树,可能已经难以认出曾经的梅花,但眼前的梅花依然美丽动人。这里的“和靖”指的是宋代诗人林逋,他以隐居西湖、种梅养鹤而著名,诗人借此表达对梅花的深厚情感。

“晴窗自好”描述了诗人在晴朗的窗边独自欣赏梅花的美好,这种胜景每每让他独享。梅花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仿佛在嘲笑尘世中其他花朵的寒冷。这里的“融融向暖”形容梅花在阳光下绽放的温暖景象,与“万花犹冷”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他认为梅花是春天的精华,应该被精心保存,让它的暗香在鼎中久久不散。这里的“春腴”形容梅花的芬芳如同春天的精华,而“暗香在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梅花的香气永远留存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梅花的芬芳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