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州第一

闲倚江楼,凉生半臂,天高过雁来小。紫芡波寒,青芜烟淡,南浦云帆缥缈。潮带离愁,去冉冉、夕阳空照。寂寞东篱,白衣人远,渐黄花老。
见说西湖鸥鹭少。孤山路、醉魂飞绕。荻蟹初肥,莼鲈更美,尽酒怀诗抱。待南枝、春信早。巡檐对梅花索笑。月落乌啼,渐霜天、钟残梦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思绪,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诗的开头:“闲倚江楼,凉生半臂,天高过雁来小”,诗人独自站在江边的高楼,感受到微凉的秋风,远处天空中飞过几只小雁。这几句描写了一个典型的秋日傍晚,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感受着秋风带来的凉意和雁群南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接着:“紫芡波寒,青芜烟淡,南浦云帆缥缈”,紫芡(一种水生植物)在寒冷的水面漂浮,青草在轻烟中泛着淡淡的绿色,远处江边的帆船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诗人通过具体意象,如紫芡、青草、云帆,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色,给人一种遥远而美丽的感觉。

然后:“潮带离愁,去冉冉、夕阳空照”,江潮带着诗人的离愁远去,夕阳静静地照耀着。夕阳和离愁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伤感情绪。诗人借夕阳的余晖,表达了对离别的忧虑。

“寂寞东篱,白衣人远,渐黄花老”,诗人想到东篱下的菊花,渐渐地花朵也变得衰败了。这里用“黄花”(菊花)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见说西湖鸥鹭少,孤山路、醉魂飞绕。荻蟹初肥,莼鲈更美,尽酒怀诗抱”,诗人听说西湖的鸥鹭已经不多了,在孤山的小路上,他的灵魂似乎在飞舞。荻蟹刚刚肥美,鲈鱼也正鲜美,诗人准备畅饮美酒、吟诗作对。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想要享受这美好时光的心情。

最后:“待南枝、春信早。巡檐对梅花索笑。月落乌啼,渐霜天、钟残梦晓”,诗人期待着春天的早临,梅花开放,诗人将在梅树下仔细欣赏。月亮落下,乌鸦啼鸣,霜天渐起,诗人渐渐在梦中醒来。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并且强调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它以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