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顾彦先 其三

悠悠山川,骁骁征遐。
陟升嶕峣,降涉洪波。
言无不利,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我保其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敢的旅者,他穿越山川,跋涉在险峻的道路上,面对洪波也不退缩。诗中提到“言无不利,乘崄而嘉”,意思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从容应对,甚至把险峻的环境视为一种历练和成就。而“人怀思虑,我保其和”则表达了旅者在面对外界的纷扰和忧虑时,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内心的从容。旅者不畏艰难,勇敢前行,同时又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保持内心的和谐。这种既勇敢又平和的心态,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借鉴的: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同时学会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这种内外兼修的态度,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陆云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