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云鹄联

梓里尽烽烟,早死焉知非福;
萱堂悲迟暮,临终何以为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挽联是哀悼逝者吴云鹄的作品,用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家乡战火纷飞,早逝或许反而是种解脱"。作者用"梓里"代指故乡,"烽烟"暗示动荡年代,表达在乱世中活着可能更痛苦,逝者提前离开苦难,反而算是幸运。这种反常规的安慰角度,凸显了时代的残酷。

下联写"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临终时该多么心碎"。用"萱堂"指代母亲,"迟暮"强调母亲年迈,本该由儿子养老送终,现在却要承受丧子之痛。最后"何以为情"四字,道尽生死离别时无法言说的悲痛。

全联最打动人心的,是写出了战争年代普通人的无奈——活着受乱世煎熬是苦,死去让亲人伤心也是苦。作者用对比手法,既安慰逝者解脱,又心疼生者承受,短短两句就勾勒出战乱中百姓的生存困境,饱含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悲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