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长安春游》描绘了唐朝长安城春天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贵族们春游的盛况。诗中,“凤城”指的是长安城,曲江则是长安城郊的一个著名景点。春天到来时,贵族们纷纷前往曲江游玩,享受美景。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这两句描绘了天气晴朗、阳光温暖的日子,云山美景映衬着宽阔的大道,高楼之上传来悠扬的音乐。这里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宜人气候,也表现了贵族们的生活情趣。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泛御沟”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树木葱茏,仙阁在树影中若隐若现,花香飘散在御沟(皇家水道)之上。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两句“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则回到了现实,提到了贵族们新建的豪华宅邸,以及他们对朝廷恩泽的感激。酂侯指的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这里借指唐朝的功臣和贵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和贵族们的享乐生活,同时也隐含了对朝廷恩泽的颂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春日的长安城,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