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合欢树在不同时刻的动人姿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感官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互动。
前两句"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用动态描写抓住合欢树最独特的特点——白天舒展、夜晚闭合的羽状叶片。就像一位会"开合"的舞者,用鲜艳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又用叶片的动态变化触动人心。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蝴蝶绕着带露水的西边枝条飞舞,东边的树干在风中投下清凉的树荫。黄衫少年(或指阳光)轻抚着飘落的花蕊,不时掠过河边洗衣少女的捣衣石。诗人通过"蝶绕"、"风披"、"漂"、"拂"等动词,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既有光影流动,又有生活气息。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自然融合。合欢树不仅是观赏对象,还与黄衫少年、浣衣女郎产生互动,树荫为人遮阳,花蕊飘向洗衣石,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传递出闲适美好的生活情趣。通过细腻观察,诗人把普通的日常景象写得既清新灵动,又充满人情味。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