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萧瑟的寺庙周边图景,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寺庙图:茂密的灌木在寺庙殿角投下斜斜的阴影,寺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这里的"好人家"不是指富贵人家,而是普通百姓的朴素生活,给人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两个细节写出季节变换的痕迹:春潮退去后西风变得急促,破旧的渔网上没有鱼获,只挂着几片凋落的花瓣。破网挂落花的画面尤其巧妙——本该捕鱼的网却兜住了春天最后的痕迹,暗示着收获时节的落空,也暗喻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寺庙的静谧,到渔网的破败,在平静中藏着淡淡的哀愁。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破网无鱼"、"西风急"这些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对时光易逝、盛景难留的叹息。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