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临渊(一作川)羡鱼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
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
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沈。
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
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
此时傥不漏,江上免行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垂钓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意思是清澈的江水让人心情愉悦,诗人很高兴来到这里。这里的“濯缨”可以理解为洗涤心灵,象征着通过自然环境的洗涤,诗人感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然而,接下来诗人却感到“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意思是虽然想钓鱼,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能羡慕水中的鱼儿。这里的“羡鱼心”不仅仅是对鱼的羡慕,更隐喻着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沈。”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不断反省自己,但生活的规划却屡屡受挫。这里的“退省”可以理解为自我反省,而“谋身岁屡沈”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无奈。

接着,诗人用“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来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美丽和网子的深浅,隐喻着生活中的诱惑和陷阱。这里的“鬣”指的是鱼鳞,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网”则代表着生活中的困境和束缚。

最后,诗人写道:“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此时傥不漏,江上免行吟。”意思是如果这次能够不陷入困境,那么就可以避免在江边吟唱哀伤的诗歌。这里的“赪尾”和“朱须”指的是鱼的特征,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而“漏”则代表着错过或陷入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鱼和水的比喻,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一种无奈,也有一种希望。

徐牧

生卒年不详。字贯不详。德宗贞元年间登进士第。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四〇。《全唐诗》存诗1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