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赠歌妓

话兴亡千古,试听取,是和非。
爱海雨江风,娇莺雏凤,相和相催。
泠泠一声徐起,坠梁尘、不放彩云飞。
按止玉纤牙拍,细倾万斛珠玑。
又如辩士遇秦仪。
六国等儿嬉。
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千人洗心倾耳,向花梢、不觉月阴移。
日日新声妙语,人间何事颦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歌妓的绝妙表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她的歌声和谈吐如何震撼人心。

上片(前半部分)用自然界的壮美景象来比喻歌妓的表演: 1. 开头用"千古兴亡"的大话题做引子,说她的表演能让人思考历史的是非对错,一下子把格调拉高。 2. 接着用"海雨江风"的磅礴、"娇莺雏凤"的婉转来形容她歌声的丰富多变,既有气势又有柔情。 3. "坠梁尘"这个夸张说法(歌声震落房梁灰尘)、"不放彩云飞"(连彩云都听得停下)都是在说歌声的美妙让人沉醉。 4. 最后用"万斛珠玑"(倒出万斗珠宝)形容她唱词的精美珍贵。

下片(后半部分)用战国说客的雄辩来比喻她的口才: 1. 把她比作苏秦张仪这样的辩论高手,能把复杂的国际局势说得像小孩游戏般易懂。 2. "东强西弱,一转危机"是说她谈吐间就能扭转局势,展现超强说服力。 3. "千人洗心"是说听众都被净化心灵,听得入迷到忘记时间流逝。 4. 结尾说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表演,人世间还有什么烦恼值得皱眉呢?这是对歌妓才华的最高赞美。

全词妙在: - 用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作比,把抽象的歌声具象化 - 层层递进,从听觉享受上升到心灵震撼 - 最后落脚到"艺术能治愈烦恼"的生活哲理 - 虽然是写歌妓,但着重表现的是艺术感染力,而非低俗描写

胡祗遹

胡祗遹(zhī yù)(1227—1295)字绍闻 ,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胡祗遹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