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道理:过度追求"禅悟"反而会走火入魔,真正的智慧就在日常生活里。
前两句像朋友聊天般直白:"整天把'参禅'挂嘴边的人其实都有病,没必要着急忙慌地到处拜师求教。"这里用"病"字很妙,把那些故作高深的学禅者比作走火入魔的病人。
后两句举了个接地气的例子:"你看看那些真正的高僧,他们传授的'药方'(智慧)其实都很平常。"这里的"药方"是双关语,既讽刺前文的"病",又暗示真正的智慧就像治病的良方一样简单实用。
全诗就像朋友间的善意提醒:别把修行搞得太复杂,真正的禅意可能就藏在一顿饭、一杯茶里。作者用生活化的比喻拆穿了"故弄玄虚"的假修行,这种平实中见深刻的写法,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有所领悟。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