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十七夜月用樊榭韵
玉戏初阑,银妆又换,琼楼现出纤翳。
写弄珠游,绘凌波样,可少神仙新制。
流连懒去,谁惜汝、欲飞无翅。
好是山深一种,婵娟泥人寒翠。
冬宵最愁对此。
奈奇冷、耸肩难避。
准备虚窗先掩,重衾如水。
尽把梅花付与,呵冻笑、填词不成字。
误作天明,风鸦叫起。
写弄珠游,绘凌波样,可少神仙新制。
流连懒去,谁惜汝、欲飞无翅。
好是山深一种,婵娟泥人寒翠。
冬宵最愁对此。
奈奇冷、耸肩难避。
准备虚窗先掩,重衾如水。
尽把梅花付与,呵冻笑、填词不成字。
误作天明,风鸦叫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月色景象,充满了梦幻色彩和细腻情感。
上片用"玉戏""银妆""琼楼"等华丽比喻,把月光比作一场精心布置的舞台剧,展现月光变幻的美感。"纤翳"二字暗示月光被薄云遮掩的朦胧美。接着用"弄珠游""凌波样"形容月光在水面跳动的样子,仿佛神仙在作画。但月光"欲飞无翅",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最后"山深""寒翠"的描写,让月光带上了清冷孤寂的韵味。
下片转入人的感受。冬夜赏月本该是雅事,但"奇冷"让词人不得不耸肩取暖,准备关窗加被。想写词咏梅,却冻得手抖写不成字。结尾的"误作天明"是妙笔,把乌鸦叫声误认为天亮,既写出夜色的迷离,也暗示词人沉浸赏月到忘我的状态。
全词最动人的是把月光写得既华美又脆弱,既令人神往又让人畏寒。词人用"泥人"二字精妙传达出月光那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即使寒冷也要驻足欣赏的矛盾心理。最后冻得写不成字的幽默自嘲,让整首词在唯美中多了几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