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译文及注释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吴蚕:吴地盛养蚕,因称良蚕为吴蚕。

注释

①吴蚕:吴地盛养蚕,因称良蚕为吴蚕。

评解

江南三月,红瘦绿肥,莺啼蝶飞,春光老去。欲寻旧梦,再到前溪,柳过三眠,桑径人稀。结句“寒倚一梯烟”,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风流秀逸,流丽自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三月的春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江南的风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1. 时节与景物:词中的“江南三月听莺天”点明了时间是在江南的三月,这是一个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的季节。词人在这里捕捉到了春天的声音——黄莺的鸣叫声,这种声音给江南的春天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2. 生活气息:词中的“买酒莫论钱”表现了江南人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莫论钱”意味着买酒时不在乎价钱,体现了当地的一种随和文化,人们可以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为钱所累。

3. 自然景象:词中提到的“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晚上的竹笋还未完全长成,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绿叶茂盛,青果初长,夕阳西下,这样的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美好瞬间。

4. 怀旧与追寻:“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与追寻,想要回到从前的溪边,去寻找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柳三眠”是指柳树经过三次休眠的过程,这里用“三眠”来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

5. 乡村生活:最后两句“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恬淡。村庄的道路上行人稀少,春蚕刚刚开始孵化,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这里的“寒倚一梯烟”可能指的是烟雾缭绕中的乡村场景,给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感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魅力,也让人体会到一份深深的情感寄托。

吴锡麒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两度充会试同考官,擢右赞善,入直上书房,转侍讲侍读,升国子监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趋权贵,但名著公卿间。在上书房时,与皇曾孙相处甚洽,成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画,必一起题跋,深受礼遇。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安定、爰山、云间等书院至终,时时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