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逝去时,一个漂泊在外、无家可归之人的愁苦心情。
上片用"春又去"开篇,直接点明时间——春天又一次离开了。杜鹃鸟的叫声(杜宇)让人听了更加忧愁。昨夜还盛开的海棠花,现在已经凋零(原词缺字可能是"无影"或"无迹"),早晨却听到燕子欢快的叫声。这里用花落和燕语形成对比,突出春天的逝去。
下片转到写人。作者思念着远方飘渺的佳人,整天被万千愁绪缠绕。"千里无家归未得"直接点明主题:离家千里,想回却回不去。最后一句很妙,说春风知道我的痛苦,把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仿佛春风成了唯一的知己。
全词语言直白但情感深沉,通过春天离去的景象,写出游子思乡的苦闷。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不能归家的痛苦和春风联系起来,让自然景物也有了人情味,这种写法让愁绪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