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鸣玉联

汉南诗老犹存社;鲁国诸生半在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对联表达了对胡鸣玉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一种社会现象。

上联“汉南诗老犹存社”,意思是说,在汉南地区,那些年长的诗人依然活跃在诗社中,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这里“诗老”指的是有经验、有成就的诗人,“社”则是指诗社或文学团体。这句话传递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氛围,说明诗歌艺术在当地依然受到重视和推崇。

下联“鲁国诸生半在门”,鲁国是孔子的故乡,代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源地。这里“诸生”指的是学生们,“半在门”意味着胡鸣玉的门下聚集了许多学生,可见他的学识和影响力。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胡鸣玉的才华和教学能力,也暗示了他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对联通过描绘汉南诗社的活跃和胡鸣玉门下学生的众多,展现了一种文化繁荣的景象。它不仅表达了对胡鸣玉个人的尊敬,也反映了当时文学和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对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视,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