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诗十九首 其四 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一

我本疏狂人,不适于用世。
当其少壮时,筋力尚可试。
摧颓廿年馀,业已甘放废。
黾勉作此来,未免为贫计。
出门即不怡,行止屡跋疐。
禄养或可图,世难偶相值。
未能为亲欢,遗之以大虑。
绝裾者何人,殆或非吾类。
高车易倾覆,况复丁此季。
纵令为身谋,亦岂徒泄泄。
寄谢金门友,出处各有为。
同车既好我,周道瞻如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坦言自己是个性格散漫、不适合在世间争名夺利的人。年轻时体力充沛,也曾尝试过努力奋斗,但二十多年过去,如今已经心灰意懒,甘愿放任自流。这次出门做事,不过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然而,出门后心情并不愉快,无论去留都感到困难重重。虽然有机会通过工作获得一些收入,但世道艰难,这些机会并不多见。

作者感到自己未能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忧虑。他反思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割舍亲情的人,觉得自己与他们并不是同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即使是高官显贵也难免遭遇不测,更何况普通人。即便为了自己的生计,也不能只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最后,作者向那些在官场中奋斗的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和追求。虽然有人劝他同去追求功名,但他对这条道路感到迷茫,就像喝醉了酒一样,看不清前方的方向。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亲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作者坚持自己的本心,不愿随波逐流,展现了独立的人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