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听此迎神送神曲,
携觞欲吊屈原祠。
寂寂琼筵江水绿。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听此迎神送神曲,
携觞欲吊屈原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祭祀神灵的场景,表达了对古老风俗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开篇,诗人提到南方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神灵的习俗,特别是一位楚地的老妇人,她唱着迎接神灵的歌曲。铜鼓声铿锵有力,芦叶深深,祭祀的场面庄严肃穆,江水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碧绿。雨过天晴,洲渚显得宁静安详,人们用椒浆(一种酒)祭祀神灵,醉意中迎接神灵的归来。
接着,诗人想象神灵降临的场景:帝女从湘江岸边的天空中降临,番君(可能指神灵或地方神)隔着江水遥望尧山。月亮隐藏在回塘(弯曲的池塘)中,仿佛在独自舞动。整个家族都依靠神灵的庇佑,祈求平安与福祉。
然后,诗人提到韩康和扁鹊,这两位古代名医的灵药和医术如今已不可求,暗示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然而,诗人自己却像被放逐的客人一样,在江边空自悲伤,看着明月和流水,感到时光无尽头。
最后,诗人听着迎神送神的歌曲,心中涌起对屈原的怀念,准备带着酒杯去祭奠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是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最终投江自尽,诗人通过这一举动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自己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对神灵的想象,表达了对古老风俗的敬畏,同时也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人的情感在祭祀的庄严与个人的孤独之间交织,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