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行

乱性糟浆,颐神玉液。
莫迷有有无中觅。
重楼十二望蓬莱,慧眸明处光无极。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
道灵今古几人识。
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踏云行》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解脱的境界。词中通过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修道和超脱的深刻思考。

首先,词的开头“乱性糟浆,颐神玉液”对比了世俗的混乱与精神的纯净。糟浆代表纷扰的尘世,而玉液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滋养。作者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世俗的欲望中,应该寻找内心的真正安宁。

接下来,“莫迷有有无中觅”进一步强调,不要执着于“有”与“无”的分别,即不要被物质世界的外在形式所迷惑。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这些对立,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重楼十二望蓬莱”描绘了作者仰望仙境的场景。重楼十二象征着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而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理想中的美好与解脱。通过“慧眸明处光无极”,作者表达了通过智慧的眼光,可以看到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在“真乐陶陶,洞天游历”中,作者描述了在洞天福地中游历的愉悦感受。这里的“真乐”不同于世俗的快乐,而是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洞天则象征着一个脱离尘世烦扰的理想世界。

“道灵今古几人识”则感叹真正理解大道的人寥寥无几。道在这里代表宇宙的真理与智慧,而“灵”则是指领悟与觉醒。作者暗示,大多数人被世俗所困,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描绘了作者超脱尘世,步入仙境的场景。丹霄指天上的仙境,大罗则是道教中的最高天界。作者通过“无为职”表达了摆脱一切束缚,回归到无为而治的自然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欲望所迷惑,而是要通过智慧和修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