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苏韵
风流如昨,论文章喜奖,后生人物。
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
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
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
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
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
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
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
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
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
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
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
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
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清代文人悼念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作品,用苏轼的韵脚写成。全词通过对比和感叹,展现了吴伟业一生的才华与遗憾。
上阕开头夸赞吴伟业文采风流,喜欢提携后辈。但明朝灭亡后("龙战"指改朝换代的战争),他只能隐居茅屋,看着青砖墙壁发呆。"燕去鹃归"用候鸟比喻时节变迁,他在京城徘徊吟诗,直到头发全白。最后两句说评论界常把钱谦益、龚鼎孳和吴伟业并称"三杰",但作者用"咄哉"表示不以为然。
下阕写吴伟业的无奈:因为名声太大引起清廷猜疑,被迫应召做官("误逐征车发")。提到吴伟业曾任职的国子监(太学),说即便在最高学府也难逃被埋没的命运。临终前他嘱咐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任何与明朝宫廷有关的文字,这是用曲笔表达对故国的忠诚。结尾用"寒映松月"的墓园景象,营造出清冷孤高的意境,暗示他虽死犹生的诗人气节。
全词最动人的是写出了知识分子的两难:既有"头须白"的执着,又有"误逐征车"的身不由己。最后墓地的松月意象,把这种精神困境升华成了永恒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