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和枝巢依贺方回韵
青芜满地春归路,总不肯、将愁去。
一树垂杨莺乱度,碎萍流水,绿苔朱户,莫认前游处。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
庭院无人深几许,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
一树垂杨莺乱度,碎萍流水,绿苔朱户,莫认前游处。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
庭院无人深几许,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即将结束时,一个人触景生情、怀念过去的伤感情绪。
上片(前六句)描绘暮春景象: - 开篇就说青草长满小路,春天要走了,但忧愁却赖着不走。用拟人手法把"愁"写成不肯离开的顽固家伙。 - 接着用动态画面:垂杨树上黄莺乱飞,破碎的浮萍随水流走,长满青苔的朱红色大门,都在暗示过去的美好已经面目全非。特别提醒"别认这是从前游玩的地方",凸显物是人非。
下片(后七句)转入内心独白: - 黄昏时在楼上卷起帘子,看着夕阳流泪,纸上写满离别诗句。空荡荡的庭院加深孤独感。 - 最后用三个精妙比喻:像被风吹动的蜡烛般心神不定,像沾湿的柳絮般情绪低落,偏偏这时候还下起黄昏雨,把愁绪渲染到极致。
全词妙处在于: 1. 用"赖着不走的愁"这种生活化比喻,让抽象情绪变得鲜活 2. 通过破碎的浮萍、变样的旧地等细节,自然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结尾用蜡烛、柳絮、黄昏雨三层递进,把孤独感写得可见可感 4. 通篇都是寻常景物,但组合起来就形成强烈的惆怅氛围
就像我们旧地重游时,发现熟悉的场景变了样,那种说不出的失落感,被这首词精准地表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