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洲过津门出颂嘉草堂图属题依韵即送其南归次章末句兼怀欧舫湘灵诸君

海水群飞水倒流,盲风怪雨移清秋。
阿连冲泥倦为客,老夫坐痹仍登楼。
焚枯酌体且今夕,春草原鸰应汝愁。
自分天涯同老马,何时浩荡随虚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秋日场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海水群飞水倒流,盲风怪雨移清秋"用夸张手法写狂风暴雨的天气:海浪像要飞起来,河水仿佛倒流,反常的风雨把本该清爽的秋天变得诡异。这里既写实景,也暗喻时局动荡。

颔联写两位主角:阿连(诗人的朋友)在泥泞中奔波已疲惫不堪,而诗人自己虽然腿脚不便(坐痹),仍坚持登楼相送。两个细节就勾勒出深厚的友情。

颈联转到送别场景:他们烤着干粮(焚枯)、喝着酒(酌体)共度最后一晚。诗人想象朋友南归后,看到春草和鹡鸰鸟(象征兄弟情)时定会思念自己。

尾联抒发感慨:诗人自比识途的老马,却困守天涯;渴望像一叶轻舟那样自由漂泊。最后还暗中怀念其他友人(欧舫、湘灵),使离愁更添一层。

全诗妙在: 1. 用"海水倒流"等奇特意象,把寻常风雨写得惊心动魄 2. "冲泥""坐痹"等生活化细节,让文人雅士的形象接地气 3. 通过"春草""鹡鸰"等意象,把说不尽的牵挂凝练成画面 4. 结尾"虚舟"的比喻,把对自由的向往写得空灵悠远

诗人将恶劣天气、身体病痛、乱世飘零都化作诗料,在困顿中依然保持洒脱,这正是古典诗词"化苦难为美学"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