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野蝶》描绘了一只蝴蝶的形象,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它的美丽与孤独。
首句“银为须翅粉为肌”,用“银”和“粉”来形容蝴蝶的翅膀和身体,展现出它轻盈、剔透的美感。蝴蝶的翅膀像银一样闪亮,身体则仿佛覆盖了一层细腻的粉末,显得格外精致。
第二句“驱役春风不解肥”,写蝴蝶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显得轻盈自在。这里的“驱役春风”指蝴蝶在春风中飞舞,仿佛被春风驱使,而“不解肥”则暗示它始终保持着瘦小的体型,不会因春风而变得臃肿。
第三句“桃李上林无分到”,桃李花盛开在繁华的上林苑,但蝴蝶却没有机会飞到那里。这里暗指蝴蝶虽然美丽,却无缘进入那些富丽堂皇的场所,只能在外徘徊。
最后一句“可怜却傍菜花飞”,蝴蝶只能在普通的菜花旁飞舞,显得孤单而可怜。菜花虽然平凡,却成了蝴蝶唯一的归宿,这也暗示了蝴蝶的境遇并不如意。
整首诗词通过对蝴蝶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美丽却孤独的情感。蝴蝶虽然外表光鲜,却无法进入那些更加华丽的场所,只能在平凡中飞舞。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奈与遗憾,同时也让人思考美丽与平凡之间的关系。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