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乐 秋望
碧海茫茫,愁不见天涯吴楚。
望长空,晚峰无数。
远依山,横背岸,水村烟树。
衡阳路断,雁沈南浦。
倚阑干,烽火外,中原何处。
变风云,几翻朝暮。
听秋声,鸣落叶,满天连雨。
淘尽兴亡,飞鸦古渡。
望长空,晚峰无数。
远依山,横背岸,水村烟树。
衡阳路断,雁沈南浦。
倚阑干,烽火外,中原何处。
变风云,几翻朝暮。
听秋声,鸣落叶,满天连雨。
淘尽兴亡,飞鸦古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远望的苍凉画面,字里行间浸透着家国兴亡的深沉感慨。
上片以开阔的视野起笔:碧海般辽阔的天地间,诗人极目远眺却望不见江南故土(吴楚代指南宋疆域)。傍晚时分,无数山峰在暮色中连绵起伏,水边村落被雾气笼罩,衡阳方向的路上连南飞的大雁都消失了——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隔绝闭塞的图景,暗示着北方中原已沦陷于战火。
下片转入更强烈的情感抒发。诗人倚栏远望,战火阻隔的中原故土究竟在何方?局势如风云变幻,政权更迭只在朝夕之间。耳畔是萧瑟的秋声、眼前是纷飞的落叶和连绵秋雨,最后以"飞鸦古渡"收尾:历史长河冲刷着无数王朝兴衰,只有江边渡口的乌鸦见证着这一切,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全词最动人的是"以景写情"的手法:看似在描写秋日山水,实则每个景物都承载着对国土沦丧的痛心(如"烽火外")、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如"变风云"),最终归结到历史兴亡的永恒命题。落叶、秋雨、飞鸦这些典型意象的叠加,让无形的愁绪变得可视可感,展现出宋词"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