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鲁员外富春山读书处

泊舟富春渚,蹑屩富春山。荒台见遗构,下瞰沧江寒。

中有绩学子,辛苦服儒冠。岩扉入松柏,猿鸟时往还。

扫榻落叶下,捲幔浮云閒。横经对秋月,遥音薄林峦。

岂谓耽章句,斯道常先难。朅来千载馀,翱翔贤士关。

持节出乌府,典宪佐秋官。南山宿雾姿,文采何班班。

高冈鸣阳侣,九仞云逵翰。值此明盛时,玉佩声珊珊。

矫首读书处,烟萝邈跻攀。严陵客星隐,清名满人间。

出处虽异途,我心求所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鲁员外在富春山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首两句写诗人乘船来到富春山下,准备上山读书。富春山风景优美,诗人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远离尘嚣。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中的景象:一座荒废的台子上还有前人留下的建筑,从高处俯瞰下面寒冷的江水。这里虽然荒凉,但却有一位勤奋的学子,他穿着儒生的衣冠,专心读书。这里的松柏林间,猿猴和鸟儿自由自在地来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人继续描写读书的环境:他在落叶下清扫床榻,卷起窗帘,看着窗外悠闲漂浮的云彩。他面对秋月,横放着经书,思绪随着声音飘向远方的山峦。诗人并非只是为了追求章句的学问,而是认为学问之道本身就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随后,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千百年过去,贤士们依然在追求真理。他自己也肩负着责任,手持节杖,离开乌府,参与国家大事。南山上的晨雾如同文采般斑斓,高冈上的鸟儿在云端翱翔,象征着贤士们的高远志向。

在这盛世之中,诗人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着他的高洁品格。他抬头眺望自己读书的地方,烟萝缭绕,仿佛遥不可及。严陵客星隐去,清名却永留人间,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总结道: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他内心追求的是安宁与自我满足。无论是出仕还是隐居,他都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生选择的淡然态度。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