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梅花)
断桥流水,见横斜清浅,一枝孤袅。清气乾坤能有几,都被梅花占了。玉质生香,冰肌不粟,韵在霜天晓。林间姑射,高情迥出尘表。
除是孤竹夷齐,商山四皓,与尔方同调。世上纷纷巡檐者,尔辈何堪一笑。风雨尤愁,年来何逊,孤负渠多少。参横月落,有怀付与青鸟。
除是孤竹夷齐,商山四皓,与尔方同调。世上纷纷巡檐者,尔辈何堪一笑。风雨尤愁,年来何逊,孤负渠多少。参横月落,有怀付与青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梅花)》用梅花比喻高洁品格,写得很有层次感。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像电影镜头一样,先拍一座断桥和流水,然后聚焦到斜伸的一枝梅花。这里用"孤袅"形容梅枝,既写它孤独的姿态,又暗含柔韧的生命力。接着用夸张手法说"清气都被梅花占了",突出梅花独一无二的气质。后面用"玉质""冰肌"形容花瓣的晶莹,说它在霜天清晨最有韵味,最后把梅花比作神话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射仙子。
下片开始列举与梅花"同调"的历史人物: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隐居商山的四位白发隐士,都是在说梅花代表的那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接着讽刺那些在屋檐下探头探脑的俗人,说他们根本不配欣赏梅花。后面突然转写风雨中凋零的梅花,用"孤负渠多少"表达遗憾,就像辜负了一位知己。结尾的"参横月落"是天快亮的景象,诗人把未尽的情思托付给传说中的信使青鸟。
全诗妙在把梅花写活了——它不仅是植物,更是一个有骨气、有故事的朋友。诗人用历史人物作陪衬,用风雨凋零写遗憾,最后欲说还休的情感,都让这枝梅花有了人的温度。我们读的时候,既能看见梅花的形态,更能感受到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精神共鸣。
陈纪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