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小园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时光流逝与生命萌动的矛盾。
上阕写人的静态与光影的动态。主人公倚着曲折的栏杆静静发呆,看到阳光在东边走廊移动,月光已在西边走廊浮现。"一霎寒温"用昼夜温差的变化,巧妙点出春日气候多变的特点,也暗含"怎么连天气都这么匆忙"的感慨。
下阕转向小园的生机勃勃。先用"贮得春多少"这个俏皮比喻,把春天比作可以储存的货物。花要香、叶要香,连植物都在争先恐后地生长。但结尾突然转折: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反而让东风变得狂野,吹得柳絮漫天飞舞,暗示美好事物往往难以持久。
全词妙在三个反差:静立的人与流动的光影,精心培育的小园与不受控的东风,还有表面写春光明媚,实则透露出对繁华易逝的淡淡忧伤。就像我们拍下满树樱花时,心里已开始担心它们何时会凋谢。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