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暮归

山色晚苍苍,山门下夕阳。
栴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灵隐寺暮归》描绘了一幅傍晚归寺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首句“山色晚苍苍”点明了时间,傍晚的山色显得苍茫而深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山门下夕阳”则是夕阳在山门附近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寺庙周围,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安详。

接下来,“栴林飘槲叶”描绘了栴檀树林中槲叶随风飘落的景象,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新月到禅床”则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新月初升,月光洒在禅床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归于平静。

“径出千峰秀”写的是从寺庙小径走出,眼前是连绵的群山,山峦秀丽壮美,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亭回一涧长”则描绘了山涧流水,亭子依水而建,溪水蜿蜒流淌,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两句“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但又无法久留,露水打湿了衣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傍晚归寺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禅意与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人生的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