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一作李益诗)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因思乡而辗转难眠的情景,通过笛声、风声、月光等意象,传递出深切的孤独与惆怅。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夜深人静时,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这时传来的笛声虽然清亮,却带着哀伤。笛声在这里不仅是实际的声音,更是主人公内心愁绪的投射。

接下来的两句很生动——愁苦的人本不想听这哀伤的笛声,可它却偏偏飘到枕边,仿佛故意来撩动愁肠。这种"不愿听却躲不开"的无奈,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烦闷。

五六句转向写景:夜风骤起,吹散了边塞的云层;夜深时分,关隘上空的月亮完全显露出来。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风云变幻、月光清冷的画面,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天亮时分,主人公独自怅然若失,只见满院的梅花已被风吹尽。这个"飞尽一庭梅"的意象特别巧妙,既暗示了整夜的辗转难眠(从入夜到平明),又以凋零的梅花象征主人公飘零的思绪和无法排解的乡愁。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我有多愁",而是通过笛声、风云、月光、落梅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