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 其二

我惭未闻道,雅志慕羲轩。
力学非董生,三年不窥园。
团茅借幽栖,土锉寒无烟。
诗书化乡邻,宁免朱墨研。
紫阳继绝学,汗简多微言。
虽愚莫自弃,感慨追前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学者的自我反思和对前贤的敬仰。诗人首先坦承自己还没有真正领悟到深奥的道理,但他心中一直向往着像古代圣贤羲轩那样的高尚境界。他感叹自己虽然努力读书学习,但并没有像董仲舒那样专心致志,三年都不出家门一步。他现在住在一个简陋的茅屋里,生活清贫,甚至连做饭的烟都没有,但他依然希望通过诗书来影响周围的乡邻,哪怕这种努力微不足道。

诗人提到“紫阳”,指的是朱熹,他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言论。诗人虽然自认为愚钝,但他并不自暴自弃,而是怀着感慨的心情,努力追随那些前贤的脚步。整首诗词充满了谦逊与自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前贤的敬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追求理想的精神力量。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