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 行察江防,小舟过长湖、白鹭湖,将之潜江、监利、沔阳,舟中读白石藕花拂衣,片云孤飞,景地清绝

甚江湖、飘襟微雨,轻舸径向兰芷。
故书零落千缃帙,白手群山如此。
春又使。
这万水千花,绕映春容止。
笙清随指。
似细韵商量,皇娥下听,云盼众峰紫。
还念也,吹彻高寒何世。
幽单如诉谁子。
碧波楼上新风色,断续澄澄心史。
曾不只。
把沔梦苕烟,注定词人事。
东中何似。
问卅六波秋,空城野角,今日况佳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次乘船巡查江防的旅途,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江湖气息和文人雅趣。

上阕写旅途所见: 开篇用"飘襟微雨"四个字就勾勒出细雨沾衣的朦胧美感,小船穿过长湖、白鹭湖,驶向兰芷芬芳的水域。诗人随手翻阅旧书,看到群山倒映在春水中的景象。千万朵春花环绕着水面,仿佛在欣赏自己水中的倒影。远处传来的笙箫声,像是天上仙女在云端聆听,让群峰都染上了紫色霞光。

下阕转入抒情: 诗人站在碧波楼上感受清风,心中涌起复杂情绪。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词人的心事。他想起了沔阳、苕溪的烟波,这些地方总是与文人墨客的际遇相连。最后以问句作结:三十六陂的秋水、空城野外的号角,与眼前美景相比如何?暗示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全词特色: 1. 画面感极强,像一幅水墨长卷,从细雨春江到秋陂空城 2. 善用通感手法,把音乐("笙清")、色彩("众峰紫")、气味("兰芷")融为一体 3. 在写景中自然流露文人情怀,既有公务在身的责任感,又有寄情山水的闲适 4. 语言清丽脱俗,把寻常的巡查之旅写得风雅别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