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双调)四首 其四 谢马嶰谷半槎惠人蔘

灵苗合在阮生家。
香蕊应须温尉誇。
连根便是边鸾画。
价兼金,难赛他。
起沈疴,何必丹砂。
秋寄逢江雨,晨煎汲井花,此意无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水仙子(双调)其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参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首先,诗人将人参比作“灵苗”,意思是它像一种神奇的植物,生长在阮生家里,暗示人参的珍贵和稀有。接着,诗人用“香蕊应须温尉誇”来形容人参的香气,说它的香气应该得到温尉的赞赏,进一步突出了人参的独特魅力。

诗中还提到“连根便是边鸾画”,意思是人参的根部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暗示其外形美观。而“价兼金,难赛他”则说明人参的价值比黄金还要高,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接下来,诗人提到人参的药用价值:“起沈疴,何必丹砂。”意思是人参可以治愈严重的疾病,甚至不需要依赖其他药物如丹砂。这强调了人参的医疗功效。

最后,诗人通过“秋寄逢江雨,晨煎汲井花,此意无涯”来表达对赠送人参之人的感激之情。他说在秋天的江雨中收到人参,早晨煎煮时仿佛汲取了井中的花朵,这份情意无边无际,无法用言语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参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其珍贵、美丽和强大的药用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赠送人参之人的深深感激。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诗人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参的魅力以及这份礼物的珍贵。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