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盟沤细语。
采蘋花寄将去。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
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
延伫。
相逢处。
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
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
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
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月下笛》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
首先,开头的“短柳门前,扁舟自远,隔江风雨”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作者站在门前,看到柳树低垂,江面上小船渐行渐远,风雨阻隔了视线。这里的“短柳”和“扁舟”都是象征离别的意象,暗示了作者与某人分别的情景。风雨的描写更增添了凄凉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的“盟沤细语。采蘋花寄将去”则进一步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作者回想起曾经与对方许下的誓言,如今只能采下蘋花寄托思念。蘋花在古代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这里作者用它来表达对远方之人的牵挂。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一句,作者用“并刀”比喻锋利的事物,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剪断那无尽的离愁。这里的“吴淞水”指的是江流,象征着离别的距离,而“离愁万缕”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心中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则通过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翠泥落尽,朱楼紧闭,燕子飞回,这些都是时光变迁的象征,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下阕的“延伫。相逢处。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则回忆了曾经与对方相遇的美好场景。绿阴浓密,画廊中鹦鹉啼鸣,这些细节描写充满了温馨和甜蜜,与前面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对过去的眷恋。
“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一句,作者再次回到现实,感叹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冷月依旧,但玉箫的声音却不知何处。这里的“玉箫”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如今却已消逝,作者借此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伤。
“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黄昏时分,作者独自读曲,手中的红豆象征着相思,而“头白”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作者自问,是否已经老去,心中是否还有怨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总结了全篇的情感。岁华已晚,酒未醒,作者今夜依旧沉浸在愁绪之中,无法自拔。这里的“愁度”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尽忧愁,仿佛每一夜都在这样的情绪中度过。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离别、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深情和哲理,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