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二首 其二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场景:庭院里长满芳草,田野间绿草如茵。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忽然与某人(或某种情感)相遇,随后发出感叹——当一年将尽时,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相遇?

全诗用最朴实的自然意象传递出两层深意: 1. 相遇的偶然与必然:前两句用"漫""多"形容草木茂盛,暗示生命力的蓬勃。在这种充满生机的背景下,"忽相见"显得既偶然(忽然发生)又必然(在充满生命力的环境中自然发生)。 2. 时间的永恒诘问:结尾的"岁晏将如何"是点睛之笔。就像我们突然在某个春天遇见重要的人或事,却马上要面对年终的离别,这种美好与流逝的对照,道出了人生永恒的怅惘。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用草长莺飞的画面,让我们自己体会那种"美好易逝"的复杂心绪。就像现代人拍照记录花开瞬间时,心里隐约知道下一刻就是凋零,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直白的伤感更有感染力。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