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枝上萎黄惨未乾,严霜一夕总成丹。
色烘晓日燕脂暖,影濯秋江蜀锦寒。
南雁数声催晼晚,西风几度见凋残。
横山楼下梨千树,每忆童年九日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红叶的绚烂与凋零,同时融入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短暂。

首联“枝上萎黄惨未乾,严霜一夕总成丹”写树叶从枯黄到被霜染红的瞬间变化。“萎黄”是树叶将落未落的枯黄状态,而“严霜”一夜之间让它们全部变成红色。这里用“惨未乾”和“总成丹”形成对比,突出自然界的奇妙转变。

颔联“色烘晓日燕脂暖,影濯秋江蜀锦寒”继续描写红叶的艳丽。早晨的阳光照在红叶上,像胭脂一样温暖;红叶倒映在秋江中,又像华丽的蜀锦一样清冷。这两句用“燕脂”和“蜀锦”两个比喻,既写出红叶的鲜艳,又暗示了秋天的温度变化。

颈联“南雁数声催晼晚,西风几度见凋残”转向秋日的萧瑟。南飞的雁鸣仿佛在催促黄昏的到来,西风一次次吹过,红叶终将凋零。“催晼晚”和“见凋残”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尾联“横山楼下梨千树,每忆童年九日看”是诗人的回忆。他想起童年时在重阳节(九日)看到的满山梨树,与眼前的红叶景象形成呼应。这里的“梨千树”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比喻其他树木,重点是通过对比突出对往昔的怀念。

全诗以红叶为线索,从色彩变化写到时光流逝,最后落笔于童年记忆。诗人用鲜明的视觉形象(红日、胭脂、蜀锦)和听觉描写(雁声),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绚烂与短暂,以及对美好过去的深深眷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