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吴城有感

呜呜寒角动城头,吹起千年故国愁。
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
霜寒古寺钟声早,月落南园树影秋。
一笑浮华易盈歇,白云长在水东(鲍本作长)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眺望吴城时,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和历史感慨。

首句“呜呜寒角动城头”,寒角是指清晨的号角声,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觉,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古城。接着,“吹起千年故国愁”,这号角声勾起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忧愁,仿佛千年的历史在瞬间涌上心头。

接下来的两句“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提到了两个历史典故。专诸是战国时期的刺客,曾用匕首刺杀吴王;西子则是西施,传说她曾乘坐小船离开吴国。这两个典故象征着吴国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作者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霜寒古寺钟声早,月落南园树影秋”,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霜寒中,古寺的钟声早早响起;月亮落下,南园的树影显得格外萧瑟。这些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心中的孤寂和凄凉。

最后两句“一笑浮华易盈歇,白云长在水东流”,作者用“浮华”来形容世间的繁华,认为这些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而“白云长在水东流”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不变,白云悠悠,江水东流,仿佛是时间的见证,提醒人们世事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世事变幻的领悟。诗中既有对故国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终归结于对自然永恒的敬畏。这种情感与哲理的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读来令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