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chóu)。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高山岩缝中的兰花,通过兰花的视角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写兰花的生活环境:它生长在群山之巅的岩石缝隙里,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散发出浓郁的幽香。这里用"妙香稠"形容兰花的香气,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诞生于不起眼的角落。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兰花脚下虽然有浮云来来往往、喧闹不停,但这些浮云来的时候兰花并不知情,离开时也不会留恋。这里的"浮云"暗喻人世间的名利纷扰,而兰花的态度则代表了一种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宁静的境界。
全诗通过高山兰花的形象,赞美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本真、不为外物所动的品格。诗人用浮云比喻世俗的喧嚣,用兰花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传递出"不为外界所扰,坚守内心纯净"的人生智慧。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让深刻的哲理通过自然景物生动呈现,读来既清新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