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 怀覃九侄
蟋蟀窗前,枇杷栏下,碧窗倩画蟾纱。
月杵秋砧,西溪一舸移家。
桂堂灯影霜华。
舞阑跚,竹叶频赊。
双桥浓树,烟迷古藤,谁数昏鸦。
东阳瘦日,南道愁时,青松红杏,词句怜他。
海棠未醒,白门又落杨花。
鱼尾残霞。
甚春閒、燕子风斜。
听鸣笳。
山程水程,离思无涯。
月杵秋砧,西溪一舸移家。
桂堂灯影霜华。
舞阑跚,竹叶频赊。
双桥浓树,烟迷古藤,谁数昏鸦。
东阳瘦日,南道愁时,青松红杏,词句怜他。
海棠未醒,白门又落杨花。
鱼尾残霞。
甚春閒、燕子风斜。
听鸣笳。
山程水程,离思无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怀人的感伤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上片以夏日景物开篇,用"蟋蟀窗前"、"枇杷栏下"等细节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庭院场景。"碧窗倩画蟾纱"暗示夜晚将至,月光透过窗纱洒落。"月杵秋砧"借捣衣声暗示思念,而"西溪一舸移家"则点明亲人已乘船远行。随后用"桂堂灯影"、"竹叶频赊"等意象,营造出孤独怅惘的氛围。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抒情。"东阳瘦日"、"南道愁时"用地理方位暗示相隔之远。"青松红杏"、"海棠未醒"等意象既写景又抒情,暗示时光流逝而思念未减。"鱼尾残霞"描绘黄昏景色,与"燕子风斜"共同构成一幅暮春图景。结尾"听鸣笳"三句直抒胸臆,用"山程水程"强调距离之遥,"离思无涯"道尽思念之深。
全词特色在于: 1. 善用意象叠加,如将蟋蟀、枇杷、月光等日常景物组合,营造意境 2. 时空转换自然,从白昼到夜晚,从眼前到远方,拓展了抒情空间 3. 情感表达含蓄,通过景物描写间接抒发思念,最后才直抒胸臆 4. 语言清新自然,虽用典但不过于晦涩,保持了词作的音乐美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将夏日怀人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展现了宋代文人词作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