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三首

冒顿驱降过月支,蟠成右臂尽西陲。
玉关驿路才如线,可念河西十万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河西走廊的军事景象,充满历史沧桑感。

第一句"冒顿驱降过月支"说的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征服月氏国的往事,用"驱降"二字生动表现了匈奴铁骑的威势。第二句"蟠成右臂尽西陲"把河西走廊比作中原王朝的"右臂",蜿蜒如龙蛇般守护着西部边疆。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现实中的河西走廊。"玉关驿路才如线"用夸张手法说玉门关的驿道细得像线,反衬出边疆的荒凉与险要。最后一句"可念河西十万师"突然转为抒情,让人联想到驻守在此的十万将士,饱含对边关将士的牵挂之情。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金戈铁马的历史画面,又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更有深沉的家国情怀。诗人通过古今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河西走廊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戍边将士的艰辛,读来令人动容。

赵时春

赵时春(1509年—1567年),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人。时春读书善强记,文章豪肆,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著有《赵浚谷集》十六卷,与《平凉府志》,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赵时春居华亭多年,著有《惠民渠记》、《复古南门记》、《朝那庙碑记》、《重修灵岩寺记》、《剡山半雾》、《仪山歌》、《夜归仪州》、《登古仪州西城》、《华亭道中》、《华亭雨雾》等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