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深沉的情感。

上片写送别场景。开篇"征帆江北"点明友人乘船南下,"萸湾深入"暗示路途遥远。"雁齿红桥"二句用红桥、柳巷、新词等意象,勾勒出扬州繁华的市井风貌,而"犹涩"二字暗示离别在即,歌声都带着生涩不舍。"瓜步寒潮"三句转向长江景色,寒潮、晚渡、霜鸥组成萧瑟秋景,"湿"字让画面有了潮湿的触感。最后"重阳过了"点明深秋时节,连石燕(一种化石)都蛰伏不动,暗喻离别后心绪的低沉。

下片转入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想象。"姹女墟头"用典指扬州繁华街市,反问"谁把金鱼给"(金鱼袋是官服配饰),暗示友人将脱下官服归隐。"南溪溪畔"以下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在溪边写诗,老园赏梅,轻舟载鹤,比站在宫廷花砖上更自在。结尾"十洲五岳"将友人收藏的山水画卷比作仙境,暗示其精神世界的高远。

全词妙在虚实相生:实写扬州秋景与送别场景,虚写友人归隐后的闲适;用"寒潮""霜鸥"等冷色调景物烘托离情,又用"老圃观梅"等暖色调想象传递对友人新生活的祝福。语言上既有"雁齿红桥"的工笔细描,又有"十洲五岳"的写意泼墨,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