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慢 四月朔日同吴天篆过通真观王鍊师道院看牡丹即用天篆昨岁雨中看花韵
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
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
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
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
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
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
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
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
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
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
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吴天篆在四月初一这一天,一起到通真观王鍊师的道院观赏牡丹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紫府玲珑,丹房窈窕”来形容道院的美丽和神秘,牡丹花在枝头娇艳欲滴,吸引了蝴蝶和蜜蜂。诗人和朋友在花丛中寻找游玩的好去处,发现了几朵檀香花,香气淡雅。诗人感叹,这里的景色比人间的富贵之地还要幽静有趣。
接着,诗人将牡丹花拟人化,仿佛它们在低语,轻轻摇动着金铃,向暮春诉说着心事。诗人担心牡丹花会随着春天的结束而凋谢,于是请求王鍊师为花重新铸就生命,留住这美丽的花姿。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头发已经斑白,但依然期待着来年春天再次来到元都观赏花,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拟人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