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一首赠沧公

海日曈曈宿雾开,朝霞朗照金银台。
契然晞发启关坐,故人长笑牵车来。
扼腕休言不得意,幸留傲骨撑天地。
唶叹休言志未酬,神州袖手吾何事。
犹记相逢东海边,当时豪气垂丘山。
扬帆溽暑征炎岛,跃马隆冬出散关。
巨炮坚弹飞似霰,裹疮千里仍酣战。
拼倾热血造新邦,那知转眼沧桑变。
桑田沧海亦寻常,坐视倭奴侵国疆。
辽沈中宵沦犬豕,京津白日走寻常。
江南歌舞浑如昔,旧交半化苌弘碧。
一身飘荡宁足数,七尺堂堂真可惜。
釜鱼幕燕欢几时,好磨长剑砍鲸鲵。
痛饮高歌深闭户,漫从人海觅相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爱国志士在乱世中的豪情与悲愤,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壮丽的日出景象开篇,暗喻希望。诗人清晨推窗见故人驾车而来,两人不谈失意,只强调"傲骨撑天地"的骨气。最后两句点明主旨:面对国家危亡,怎能袖手旁观?这里塑造了一个虽处境艰难却依然挺直脊梁的爱国者形象。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回忆与战友的峥嵘岁月。他们曾在东海边豪情万丈,夏日扬帆、冬日出征,即使枪林弹雨中负伤千里也坚持战斗,只为建立新国家。但转眼间局势剧变,外敌入侵,国土沦丧("辽沈中宵沦犬豕"指东北沦陷),而江南依旧醉生梦死。许多战友牺牲("苌弘碧"用典故指为国捐躯),诗人痛惜七尺男儿不能白白牺牲。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发出战斗宣言。用"锅里的鱼、帐篷上的燕子"比喻危在旦夕的局势,呼吁磨利长剑抗击敌人("鲸鲵"指侵略者)。最后在闭门痛饮高歌中,表达在茫茫人海难觅知音的孤独,但依然保持战斗决心。

艺术特色: 1. 画面感极强:如朝霞中的金银台、东海扬帆、雪夜出关等场景,像电影镜头般震撼 2. 对比手法:壮丽日出与国土沦丧对比,战友牺牲与江南歌舞对比,强化悲剧力量 3. 战士语言:"砍鲸鲵""巨炮坚弹"等用语充满战场气息 4. 情感递进:从豪迈到悲愤再到决绝,像浪涛层层推进

核心精神: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担当——即使个人不得志,即使多数人麻木不仁,仍要坚守"傲骨撑天地"的信念,用行动而不仅是言语来救国。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怀,正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