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夸一位叫吴鉴南的公务员朋友,说他是个可爱的"官场怪人"。
前四句像在拍短视频: 1. 开头就说这人"痴绝"——不是真傻,是说他单纯得像官场里的异类,写诗才华横溢。 2. 接着拍到他穷得数米粒下锅("常数米"),但朋友来了就兴奋地聊文学,完全不在乎穷。
中间两句用历史人物打比方: - 说他像东晋名将何无忌(这里强调他和舅舅一样有才) - 又比作汉代辞赋家扬雄,暗示他文采好但官职小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 别看他在官场混得憋屈("沈冥"指不得志),但他的好诗句早就传开了。就像现在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全诗妙在把清贫小官写得活灵活现:穷但有趣,职位低但有真才实学,用生活细节(数米粒)和典故对比,让人看到古代也有这样"不油腻"的公务员。最后两句特别励志,说明真正的好作品自会流传。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