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儿

绕栏幽涧乍泠泠。
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
更,更。
病眸才展讶青青。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
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
生,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的名字叫《风马儿》,给人一种轻柔而神秘的感觉。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看看其中的意蕴。

首句“绕栏幽涧乍泠泠”,描述的是雨后,环绕着栏杆的山涧水声泠泠作响,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紧接着“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连续的雨声和漏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夜间的寂静和孤独。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这里的“两处闲眠”是指两个人分别在不同地方入睡,而“那夜不同听”则是说他们在那晚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一个可能在听雨声,另一个可能在听漏声。这种差异暗示了他们之间存在的不同感受和距离。

“更,更”,这两个字重复,似乎在强调那雨声和漏声的持续和重复性,也可能是写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烦乱,不断地回响在耳边。

“病眸才展讶青青”,“病眸”指的是病眼,“青青”在这里可能是指青草的颜色。这句诗可能是说,病眼在雨后微弱的光线下看到了外面的一片青绿,这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安慰。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这里的“星星”指的是灯光和萤火,同样是两点两点的留白,既是指实际的景象,也可能是写作者内心的细微感受。

“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薄帏”指薄薄的蚊帐或帷幔,而“单枕”则是独自一人枕着的枕头。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感受到外面朦胧的光线和微弱的声音,更加凸显了孤独和寂寞。

“生,生”,这两个字重复出现,可能是写作者对生命的一种感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可能既有无奈,也有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读这首诗,就像是在倾听一个深夜里的故事,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生活的细腻。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