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石帚思惠示哀瑮之作,情辞凄断,殆不能卒读。时方有灌口之行,倚装率和一首,欲以广吾师之意,不复自慨朋友交谊

抔土城根,怕新鬼月寒,更闻斯语。
一样晨昏诸弟姊,争遣独随阿母。
兰蕙偏摧,蜂鸦固在,予夺真谁主。
先生过矣,慢抛笔力牛弩。
试问雨湿天阴,疆场百万,若个非儿女。
猿鹤虫沙同一慨,地上麒麟何处。
梦里玄衣,眼前樽酒,便补蓬窗趣。
中园勤护。
成林终看珠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悲痛,同时用豁达的态度来宽慰自己和师长,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上半部分写悲痛: 1. 开篇用"抔土城根"(坟头土堆)点明悼念主题,用"新鬼月寒"的阴冷画面表达失去亲友的痛苦。"怕听斯语"说明连别人提起都让他难受。 2. 通过对比手法:其他兄弟姐妹还能侍奉母亲,唯独逝者永远离开,突出命运的不公。 3. 用"兰蕙偏摧"(香草被摧折)比喻好人早逝,"蜂鸦固在"(蜂鸦等俗物却活着)反衬,质问命运为何如此安排。

下半部分转向豁达: 1. 先劝解师长不必过度悲伤("先生过矣"),用"牛弩"比喻过度的笔力,意思是悼文写得太过悲痛。 2. 用战场阵亡的百万将士作比,暗示生死本是寻常。无论是化为猿鹤虫沙(战死者的不同归宿)还是麒麟(祥瑞),最终都归于尘土。 3. 最后转为积极:虽然伤心,但眼前还有酒可饮,窗边还能种花,园中树木终将成林,暗示生活还要继续,未来仍有希望。

全词情感起伏明显,从最初的撕心裂肺,到中段的哲理思考,最后归于平静接纳。用寻常事物作比喻(兰蕙、蜂鸦、牛弩、树木),把深刻的生死命题说得明白如话。特别是结尾的"中园勤护,成林终看珠树",在悲伤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展现出中国人"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