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间初识时的微妙情感,以及因现实阻碍无法深交的遗憾。
开头两句"与君初相知,不言异一宿"说:虽然我们刚认识不久,却像老朋友一样默契,聊了一整夜都不觉得生疏。这里用"一宿"(一夜长谈)来表现两人一见如故的投缘。
接着"意欲褰衣裳,阴云乱人目"笔锋一转:我本想撩起衣袍过河去找你("褰衣裳"是古人渡水时的动作),却被突然出现的阴云遮住了视线。这里用天气变化比喻现实中的阻碍,可能是距离、身份差异等客观原因。
后四句更直白地表达遗憾:"之子伏高卧"说你安然隐居,"伊予空杼轴"说我像空转的织布机般忙碌(暗示自己身不由己)。最后两句用典故抒情:可惜不能像古人渡过淇水看竹林那样(《诗经》中象征君子品格的意象),与你畅快地交往。
全诗用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作比喻,把"相识恨晚却难相守"的惆怅写得含蓄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成年人世界里"明明投缘却不得不保持距离"的无奈,这种克制的情感表达让诗歌更有余味。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