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萧瑟西风紧。
眺卓干、芙蓉出水,层云初定。
万木青苍犹未落,一片蝉声到枕。
日渐午、天高人静。
独自樵苏深谷里,西南岗、暮霭斜阳影。
空山语,鸟相应。
瞿昙滋味今方省。
数悲恨、昆明人去,江城梦醒。
面壁三年空万象,不管人间酷冷。
更莫问、槐安一瞬。
休放好天良夜过,开愁怀、且作归来咏。
东篱下,彭泽令。
眺卓干、芙蓉出水,层云初定。
万木青苍犹未落,一片蝉声到枕。
日渐午、天高人静。
独自樵苏深谷里,西南岗、暮霭斜阳影。
空山语,鸟相应。
瞿昙滋味今方省。
数悲恨、昆明人去,江城梦醒。
面壁三年空万象,不管人间酷冷。
更莫问、槐安一瞬。
休放好天良夜过,开愁怀、且作归来咏。
东篱下,彭泽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缕曲》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天山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秋景的描写 开篇"萧瑟西风紧"点明季节,秋风萧瑟,西风阵阵。诗人眺望远处的高山(卓干山),看到云雾缭绕(层云初定),山色青翠(万木青苍)。"一片蝉声到枕"这句很妙,明明是写山景,却说蝉声传到枕边,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其中。
2. 山中的孤独 午后时分,山谷里只有砍柴人(独自樵苏)的身影,夕阳西下,暮色渐浓。这里"空山语,鸟相应"写得特别生动:空旷的山中,鸟鸣声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更显出山林的寂静。
3. 人生的感悟 下半部分转入对人生的思考。"瞿昙"指佛祖,诗人说自己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佛家所说的道理。"昆明人去,江城梦醒"可能暗指某些人事变迁,就像一场梦醒。 "面壁三年空万象"用达摩面壁的典故,说看透世间万物都是空的。"槐安一瞬"用"南柯一梦"的典故,说人生短暂如一场梦。
4. 最后的豁达 结尾诗人决定放下忧愁(开愁怀),像陶渊明(彭泽令)那样归隐东篱下,享受自然。这里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想要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写秋日山景,引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看到自然永恒而人生短暂,最终选择放下执念,追求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词中既有对美景的细腻描写,又有深刻的人生感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