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天高云卷绿罗低,
一点君山碍人眼。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屈原回日牵愁吟,
龙宫感激致应沈。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岳阳楼上望向洞庭湖的美景。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1.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 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连绵的湖面像一块平铺的丝织品,湖面静止如镜,映照出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倒映在湖面上的金杯。

2.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 这里形容天空高远,白云飘浮,如同绿色的轻纱覆盖在湖面上。远处的君山就像一个小小的障碍,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追寻。

3.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 描述湖面的广阔无垠,如同铺展着一片片琉璃,烟雾弥漫,远处看去,辽阔的湖面上没有飞鸟,显得格外宁静。

4. 西南东北竞无际,直疑侵断青天涯。 - 这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无边际,无论向西南还是东北看去,都看不到边际,仿佛湖水一直延伸到了天边,仿佛延伸到了天边的尽头。

5.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沈。 - 这里借用了屈原的典故,形容湖水的深邃和宁静,仿佛能把人的心愁一起带入深深的湖底,连龙宫也值得感慨。

6.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 引用了贾谊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如同烟雾弥漫的湖面,让人难以言说,只能望向那茫茫的湖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 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