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饶诗①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南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⑴。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南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董娇饶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采桑的场景,并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开头部分: 诗的前六句描述了洛阳城东路上两边生长的桃树和李树,花朵对着花朵,叶子相对着叶子,美好而和谐地生长着。春风轻轻吹过,花朵和树叶随风摇曳。这里借景物的盛丽和相依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喜爱。
采桑场景: 随后几句描述了一个女子提着篮子去采桑的情景。这女子的手轻柔地折下了桑树枝,花瓣散落在空中飞舞。她不自觉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问旁边的人为何要损坏这些美丽的花朵。这里的描述呈现了女子的柔美和对美的珍视。
季节的转换与感慨: 接着诗人赞美了春天的花香,感叹秋天的白露会变为霜,表示这些花和叶终将飘落,无法长久保持芬芳。诗人进一步感慨,秋天到来,花朵会自然凋零,春天又会重新芬芳,然而美好的青春时光却不会再来,会让人长久地怀念。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结束部分: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忧愁,诗人想要完成这首曲子,但曲中充满了愁绪。于是他决定回家,喝点好酒,坐到高高的堂上弹琴。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饮酒和音乐来排解心中的愁绪。
整首诗以采桑为切入点,通过自然界的循环和人生短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诗中的女子和她的行为似乎象征了青春的美好,而季节的变化则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诗人通过对春花秋月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美好记忆的珍视。
宋子侯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