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短诗通过两个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

第一句“势如连璧友”,用“连璧”来形容两个人的关系。连璧是指两块完美契合的玉,象征着两个人之间紧密无间、相互依存的美好友谊。这里表达的是表面上看似完美的朋友关系,彼此之间仿佛无懈可击。

第二句“心似臭兰人”,则用“臭兰”来比喻内心的感受。兰花本是高洁芬芳的象征,但“臭兰”却暗示了某种不和谐。这里的“臭兰人”指的是内心对朋友的真实感受——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内心深处却可能隐藏着不满或疏远,甚至有些“臭味相投”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面与内心的反差,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表面上看似和谐、完美的友谊,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疏离与矛盾。这种反差让人深思:真正的友情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和谐,而应建立在内心的真诚与理解之上。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仅要关注表面的和谐,更要注重内心的真诚与沟通。

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0